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惜食尚俭童梦同行——代县第二幼儿园开展节约粮食活动

惜食尚俭童梦同行——代县第二幼儿园开展节约粮食活动

2025年04月15日 10:54:24 访问量:44

惜食尚俭

童梦同行

代县第二幼儿园节约粮食活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惜粮食从娃娃抓起!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从我做起!



多维宣传

厚植节粮理念

代县第二幼儿园积极响应国家节约粮食的号召,以培养幼儿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习惯为己任,开展系列粮食节约宣传教育活动,全方位推动“节粮爱粮”教育实践。园内精心营造浓厚的“节粮爱粮”氛围,让节约理念深入人心,促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习惯,助力其日后珍惜粮食、厉行节约。

在宣传途径上,幼儿园整合多方资源,构建全方位宣传矩阵。园内LED屏滚动播放教育性标语,各处张贴精美挂图,时刻向师幼传递节约粮食的重要性。公告栏定期更新节粮专题。同时,借助网络平台,教师在家园群推送节粮小贴士,家长积极配合,同步反馈幼儿在家节粮表现,家园紧密协作,有效促进家园共育。

为进一步落实节粮行动,代县第二幼儿园领导严格践行陪餐制度,每日与幼儿共同用餐,以身作则践行“光盘行动”,并在用餐过程中引导幼儿认识食物的来之不易,鼓励幼儿养成不挑食、不浪费的良好习惯,通过示范作用强化节粮教育。

代县第二幼儿园高度重视餐厨废弃物的科学处理,采取分类收集和逐日登记的方式,将每日产生的餐厨废弃物进行处理。通过这一举措,把节粮理念延伸至环保领域,培养幼儿及教职工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多彩活动

共筑节粮意识


大班组

老师们精心策划系列特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幼儿树立节粮意识。“丫丫广播”开辟粮食节约专题,小主播们用清脆响亮的声音,向大家讲述粮食的珍贵性与浪费的危害。孩子们认真聆听,节粮观念在心底悄然“萌芽”。

精彩的舞台剧《珍惜粮食》正在上演。小演员们凭借出色演技,鲜活展现出农民于田间挥汗如雨、辛勤劳作后,仅能就着粗茶啃馒头的质朴画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城市场景中,人们面对丰盛食物时肆意挑食、随意浪费的模样。这一幕幕演绎,直观地揭示了粮食从耕种到餐桌的不易与浪费现象的刺眼反差,引人深思,也让小观众深刻意识到珍惜粮食刻不容缓。

笔尖灵动传善念,彩泥塑形意韵长,孩子们借笔尖的灵动与橡皮泥的多变,精心创作节约宣传画。他们期望以绵薄之力,带动身边人踊跃投身节约粮食行动,积极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引领大众珍视每一粒粮食,逐步养成节约习惯。



分级推进

落实节粮行动


小班组

各班级依照幼儿年龄特征,开展了形式丰富、针对性强的节粮活动。小班教师运用形象直观的图片和趣味盎然的动画,向幼儿展现粮食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引导他们体会粮食的来之不易,理解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小小记者站”活动中,孩子们手持话筒彼此采访,用童真话语阐述对节约粮食的见解。瞧!他们以纯真视角诠释节粮理念,为活动增添一抹美好的色彩!

孩子们的《悯农》手势舞灵动而质朴,像一把精巧的钥匙,打开了古诗的大门,带我们走进诗词的世界。他们动作稚嫩却充满力量,精准诠释诗句,让我们看到农民劳作的艰辛。这不仅是艺术的展现,更是孩子们呼吁大众珍惜粮食、尊重劳作的独特方式。

“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光盘”不仅仅是一种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二幼的孩子们将“光盘”二字牢记心间,争做爱惜粮食的小公民。


中班组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中班幼儿开展餐前“美食播报”,不仅让每位孩子了解美食的各种营养价值,也进一步让他们养成了珍惜粮食、不挑食的好习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班开展了妙趣横生的“遇见一粒米”调查表活动。孩子们用画笔展现对粮食的认知,在“大米从哪来”中,绘出田间劳作的场景;“米能做啥食物”里,雪饼、饭团等美食跃然纸上;“如何节约粮食”板块,画上按需打饭、吃光饭菜,将节约理念融入创作。

“愿将节约心中记,化作行动誓语传”。此刻,孩子们即将以誓言开启践行节约的旅程。看!他们高举右手,神情肃穆,以稚嫩童声汇聚成庄重誓言:“光盘行动,从我做起,一粥一饭,来之不易,节约粮食,浪费可耻!”这声声誓言,也必将化作日常行动,让节约粮食成为童年最闪亮的注脚。

画满展架呈粮事,笔端尽显惜食情,孩子们用一幅幅画作,直观展现节约粮食的故事。有的勾勒农民田间劳作的艰辛,有的描绘光盘后的自豪……以童趣构思和斑斓色彩,让节粮理念跨越纸面,将惜粮美德融入生活。

一滴水可映太阳之芒,一粒米能显家国之俭。节约,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智慧。本次活动通过“看、听、说、做、演”等多维互动,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粮食价值,在实践中养成节约习惯。我们让孩子们从当下做起,将勤俭节约的优良品质融入日常点滴。凭借以童真之力,践行节粮行动,人人争当小小节粮代言人!

END

编辑:代县教育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代县教育科技局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代县频道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代县东大街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