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信息 > 清明融于情 童心赏春意——代县第二幼儿园开展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

清明融于情 童心赏春意——代县第二幼儿园开展清明节系列主题活动

2024年04月07日 18:06:03 访问量:17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节,亦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为了让幼儿感受清明节的传统文化,了解更多的民俗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用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代县第二幼儿园开展了“清明融于情 童心赏春意”的系列主题活动。引领我们共同走进清明,体味传统。

追溯历史知清明

一句诗词,一帧画面,诗词意境与画面完美融合,教师以图片、视频、诵经典等方式,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由来,知道清明节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通过活动让孩子明白了要常怀感恩之心,常思幸福之源,珍惜美好生活。


童言童韵诵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经典诵读,传承文化。孩子们细腻灵动的手指操和深情的诗朗诵,带领大家走入传统文化的殿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笔墨尽染绘清明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孩子们用画笔捕捉着春天的气息:带着青草芬芳的青团;刚刚冒头的小绿芽;五颜六色的花朵,每一幅作品都色彩鲜明,充满童趣。

绘彩蛋是清明节的传统习俗之一,也是寄托着人们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孩子们围坐在一起,用手中的画笔给鸡蛋画上多样的图案,涂上斑斓的色彩。一颗颗创意无限的彩蛋,寓意着圆圆满满,同时也象征着美好期望。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风筝又叫“纸鸢”,孩子们用小小的画笔在风筝上尽情地舞动,认真地描绘着春天的色彩,画出自己美好的愿景。蓝天白云下一只只承载着梦想的纸鸢飞起,孩子们在放飞纸鸢的过程中感受春的魅力,体验探风、奔跑助力、放线、收线的乐趣。


一抹“青”香品清明

“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又是一年春草绿,正做青团好时光,教师准备好食材,师幼共做青团,瞧!孩子们搓、压、揉、团,各种动作齐上阵,不一会儿,一个个模样俏丽的青团就在孩子的巧手下成型了,后将青团摆入蒸锅内,散发着浓浓艾香和淡淡糯米香。孩子们品尝着清香宜人,软糯可口的自制青团,让“春天的味道”飘满整个幼儿园。   

草木染蛋是将植物的花、草、茎、叶,借助纱布、绳子等工具固定在鸡蛋上,然后把包好的鸡蛋放入调配好的卤汁里,在烹煮的过程中,植物的形态就会留存在蛋壳上,形成好看花纹。孩子们用这种方式诠释对清明节的理解与感悟,巧妙地将春季美景定格在彩蛋之上。

    

春回大地,燕子回迁。燕子代表着平安与吉祥,清明时节捏寒燕,表达人们对春天来临的喜悦之情,期盼新的一年平安顺利。孩子们在面塑大师张海平的指导下,用一把小剪刀、一把小梳子、一个小面团,经过揉捏、造型、剪嘴点彩等巧妙的动作,捏出了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小燕子。

尽享运动乐清明

拔河,又名牵钩,据记载,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时节举行拔河比赛,具有祈求丰收的意味。春暖花开,孩子们来一场关于力量的比拼,现场热闹非凡,让我们共同见证这激动人心的瞬间!


“蹴鞠”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运动,起源于战国时代。今天孩子们来一场蹴鞠大比拼,感受了古人的“足球运动”,两队小队员,你踢我挡,你攻我守,在快乐的比赛中,体验了我国传统的清明文化。

清明节,中国民间有射柳习俗。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让我们跟随孩子们脚步,一起感受下射柳的乐趣吧!


踏青赏春游清明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春天空气里裹着花的香甜,草的清新,孩子们跟随父母在户外踏青,捕捉和定格春天的美好!

 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家国情怀。孩子们通过丰富多元的活动了解、感受、体验,进一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魅力,让情怀生根,让美德传承!愿传统文化与爱国之情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种,并在清明花语中尽享春日的美好!

编辑:代县教育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代县教育科技局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代县频道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代县东大街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