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要文献 > 《关于全市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全市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2012年03月23日 10:00:05 来源:山西省代县教育局 访问量:794


忻州市教育局《关于全市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初中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础教育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位置,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进一步加强初中教育工作,提升初中教育总体水平,对于巩固普九成果,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忻州市2011-2015年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精神,为促进我市初中教育科学发展,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市教育局组织实施全市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一、形势和现状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颁布为标志,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教育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教育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育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均衡发展成为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质量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我市基础教育迅速发展。全市教育投入大幅增长,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逐步深化,教育质量稳步提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随着九年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初中教育有了长足发展。全市现有初中学校319所,在校初中生14.53万人,有初中专任教师10732人。初中教育资源总量基本满足了普九需求,教育改革发展为普九成果巩固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撑。
   
但是,初中教育仍然是我市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与教育整体发展需要和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很大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布局不科学、不合理,农村、特别是山区,学校布点多、学生少、规模小,城镇学校少、学生多,师生比例失调,超规模招生、大班额运作成为普遍现象;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引发了择校热,影响了教育公平;办学条件改善不到位,实验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图书资料严重短缺,寄宿制学校生活条件简陋;教育方式普遍存在严重的应试教育倾向,偏离了素质教育轨道;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手段简单,研究不足,教育教学改革步子不大;学校管理方式粗放,缺乏整体发展规划和连续一贯的工作衔接机制。
   
准确把握基础教育发展趋势,深化初中教育改革,加强初中教育工作,推动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初中教育质量势在必行。
二、基本目标
1.
指导思想
   
以推动初中教育均衡发展为总要求,以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初中教育质量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科研为引领,以强化管理为抓手,开创初中教育新局面。
2.
工作方针 全面推进、均衡发展、深化课改、提高质量。
   
全面推进。面向所有初中学校的发展提高,面向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夯实初中教育全过程,稳步实施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
   
均衡发展。调整初中学校布局,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加快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缩小区域内校际差距,促进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深化课改。以深化课程改革为主线,统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构建高效课堂。

   
提高质量。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根本标准的教育质量关,树立以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为主的学校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3.
工作机制
   
市教育局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领导组负责统筹领导工程实施的重大事项,市、县(市、区)两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初中学校实行动态管理。市教育局突出对规模以上初中学校强化教育管理、加强教学业务视导,提出整改意见、建议。县(市、区)教育局科学规划、全面落实本区域内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的有关事宜,落实市教育局对有关初中学校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
4.
基本目标
   
2015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发展均衡,管理规范,秩序良好的初中教育新局面。造就一支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为代表,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师资队伍。初中阶段入学率、毕业率、三年保留率稳定在省定标准以上,使学生在品德、知识、体质、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的毕业率基本稳定,优秀率、优良率分别提高到10%左右和30%左右。初中教育总体水平进入全省前列。进一步推进初中与高中、初中与小学教育的有机衔接,为高中教育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撑,影响并带动小学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形成我市基础教育全局协调、整体推进、全面提高的良好局面。
    2012
年,对全市所有初中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对所有初中校长及20%以上初中教师进行市级以上集中培训。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基本形成初中教育工作新格局。
   
2013年,基本完成全市初中学校布局调整工作和标准化建设任务,有效整合初中教育资源,基本形成学校布局合理,秩序良好的初中教育新局面。以市集中培训教师达到40%以上。初中毕业生优秀率、优良率分别提高到6%25%左右。
   
2014年,完成初中专任教师10732人的全员集中培训工作。新的教育理念基本确立,教学方式基本转变,现代化教学手段普遍应用,校本教研、集体备课模式基本形成,特色办学迈出新步伐。初中毕业生优秀率、优良率分别提高到8%27%左右。
三、工作重点
1.
加快学校布局调整
    
科学合理的学校布局是教育健康发展的基础,科学适度的学校规模是提高质量的前提。初中学校的布局调整要以促进教育均衡、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县(市、区)政府要根据初中阶段学龄人口变化状况,科学合理地规划本区域内初中学校布局,因地制宜配置教育资源,把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与当地初中入学需求有机结合起来,与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步实施,积极推进布局调整。 2012年确定本县(市、区)初中布局调整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先建好寄宿制学校,再整合撤并初中学校的步骤实施。对单轨及单轨以下办学困难的初中学校,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考虑调整办学,不能放任自生自灭。要注意因地制宜保留、扶持农村有较长办学历史,在当地有影响,目前办学有困难,将来必不可少的初中学校,加大这一类学校校舍建设和设施设备装备力度,尽快配齐师资,进一步加强管理,着力解决存在的问题,增强学校吸引力和社会公信度。根据城镇入学需求,适度扩大城镇初中教育资源,但要防止过度扩大现有优质初中学校办学规模,牺牲学校健康发展的不良倾向。
2.
促进均衡发展
   
重视推动办学条件均衡,加快学校基本设施配置,逐步提升校舍、设施设备、图书、仪器配置水准,使办学条件与学校规模相适应,设施设备与轨制设置相匹配。建立城乡一体化初中教育发展机制,试行城乡初中学校捆绑式发展计划,以片区内优质学校为龙头,捆绑周边学校,实行师资互派,资源共享,统一教学,共同教研,捆绑考核的管理模式,实现共同发展。保证农村初中教师编制,不断提高师资水平,强化教育管理,缩小校际差距,初步实现县域内初中教育均衡发展。
3.
建立初中教育质量长效监控机制
  
以市统一建立初中教育质量监控制度。一是实行初中学生学籍全市统一管理制度,各县每年定期报送学生学籍变动情况;二是实行国家课程方案执行情况监控制度,定期不定期检查课程设置、课程执行和教师配置情况;三是全面实行初中学校校长办学任期目标责任制度和学校办学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四是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体制,实行初中学生学业水平终结性考试评价制度。
4.
理顺管理体制
   
按照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要求,县域内初中学校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直接管理,取消中心校(或联校、乡教办)对初中学校管理的中间环节,减少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教育发展总体规划,围绕实施初中教育提升工程这一重点工作,加强对初中学校直接领导,强化教育行政管理,选拔好校长,建设好学校班子;严格执行学校轨制审批、学籍管理和招生政策,统一教学业务指导,统一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合理统筹人力、物力、财力,推动初中教育发展。学校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内部管理。
5.
加强队伍建设
   
要特别重视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坚持任人唯贤、优胜劣汰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优秀校长产生和提高的任用选拔制度,强化校长队伍管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试行班子成员校长推荐提名制度,组建分工明确、执行有力的学校领导班子。加强校长的提高培训,注重管理人才梯队的培养。
   
下大力气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合理确定教师队伍编制和岗位,做好撤消学校的人员分流,及时补充缺编教师,实行教师校际交流制度,解决教师学科结构性矛盾。加强教师培训,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有计划开展以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主的提高培训,三年内完成一轮初中专任教师集中培训。健全教师管理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引导良性竞争,对不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员建立正常的退出机制。重视典型培养和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幅射作用。构建教师标准体系,按照国家《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6.
深化课程和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改革创新是增强教育教学活力,提高教学质量的源泉。要牢牢抓住提高教学质量这个核心任务,努力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的正确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加强常规教学过程管理,扎实开展以校本教研为主的教学研究活动,以强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效率为主要途径,促进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创建全市初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机制,加大初中教学研究工作力度,推进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开展特色初中创建活动,鼓励引导特色办学,形成一校一品,校校不同的良好办学局面。
7.
开展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评估
   
教育部门组织实施现有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全面评估,市教育局制定出台初中学校综合评估方案,以及学校管理、队伍建设、教育教学、办学条件、教育质量等量化评估指标体系。市教育局重点对规模较大的初中学校进行办学水平评估。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辖区内其余初中进行评估,对评估不达标和部分项目存在问题的学校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限期整改。评估等级实行动态管理。
四、保障措施
1.
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各县(市、区)、市直各初中学校要充分认识实施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高度重视,强化领导。市教育局成立实施初中教育提升工程领导组和办公室,抽调专人负责全市工程实施的组织、协调工作。各县(市、区)教育局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健全领导机构和决策执行机制,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
2.
制定方案,理清思路
   
各县(市、区)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结合本县实际,要认真研究制定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实施办法和初中学校发展总体规划,对布局调整、条件改善、经费投入、队伍建设、学校管理、办学水平达标等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思路清晰,措施得力。
3.
统筹协调,狠抓落实
   
实施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关键在落实。各县(市、区)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协调,集中精力,苦干实干,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围绕既定目标和重点工作,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4.
强化督导,及时总结
   
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工程实施过程定期开展督查指导工作,对实施过程中好的做法和有效经验,及时总结,积极推广;对存在的困难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协调解决。
   
初中教育水平提升工程是十二五期间全市教育工作的重点,关系到全市基础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大计,涉及面广,任务重,要求高。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初中学校一定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组织,通力合作,认真实施,为推动全市基础教育和谐发展而努力。 

编辑:代县教育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搜索框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代县教育科技局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忻州教育资源网代县频道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 代县东大街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